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文章正文
 
广东高考新方案的对应措施:以不变应万变
2006-10-23 9:26:06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字体:小 大】
《2007年广东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方案实施办法》出台3天即遭到热议,有关人士普遍认为该方案有些“姗姗来迟”,对应考学生造成时间上的紧张,特别对一些成绩一般的考生和一般的学校,会带来一定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如何?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又应该如何去调整补救和过渡?记者19日走访了广州的多间学校和教研部门,倾听有关教育专家、校长、老师谈及对已出台高考新方案的看法和对应措施。

  现状成因

  新课标改革“三个模板”互不衔接

  广州市培正中学副校长戴东祥:广东新课标改革我概括起来分为理念版本、操作版本和高考版本等“三个模板”,三个版本的互不衔接导致本次方案公布从校长、教师、学生到家长的一片茫然。新课标理念很好,但不一定适应广东具体情况。“方案”对高校录取影响不大,却难为了学生和老师。可以说我们现在实行的“文基”和“理基”的改革和原来的“大综合”没有本质区别,不同只是数量上的调整,6个科目也没变化,只有学科分数上的调整。对学生而言备考压力还是很大,减负其实还是一句空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戴东祥持同样看法的校长、教师和专家占有相当大比例。

  造成结果

  文科学生偏多竞争可能更加激烈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物理科长刘雄硕:新方案出台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与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现状有关。分析国家招生比例,文理之间的比例大约在35:65,外省许多城市都是严格按国家计划来选择,不少城市的学校在高一、高二就顺利实现理性调节。广东则不同,文科学生所占的比例偏高,原因来自招生惯性、学生畏难恐理心理。我相信到最后广东只能回到自然调节。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钟阳:从生物这门课的角度看,我认为方案对不读生物专业的优秀学生最不利,因为将生物作为得分的手段,却使得报考专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于成绩中等学生和成绩比较差的考生,因为目标不是重点院校,所以受限制不大。

  广州市执信中学副校长张水平:新方案的公布对多数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影响最大,因为总体上报考的文科考生比理科考生多,问题出在新方案和学生选科不吻合,这样可能造成文科竞争更加激烈。学生从高二就开始选择报考方向了,虽然学校允许学生重新选择,但在操作上很难,特别是像从文科转到理科这样的“大动作”。

  补救对策

  重要的是提高成绩不是变科

  戴东祥:剩下7个半月考生就要应考,要如何补救?眼下当务之急是,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在内都要“以不变应万变”,短短时间再调整已来不及,学生既然已选择一个目标就不应该受现行政策影响,一切以先考上大学为原则。而对下一届学生来说,选择专业更要关注国家招生计划。

  广州市第43中学校长魏长娟:作为第五类学校,我们的学生基础偏差,选择文科又特别多,本次新方案对我校冲击很大。在全校216名07届考生中,最后编班只有一个班学生读理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从基础抓起。今年还有一个特别变化是考艺术类不需考历史了,那我们的学生只能将生物、地理、政治和历史都作为重点学科攻克。

  广州市第65中学副校长杨斗:现在恐慌不是办法,也大可不必。20日我们将特别召开全校高三学生家长会,向家长说明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提高成绩而不是变科。事实上对这届高三学生影响也不会太大,对下一届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选科必须慎重。对下一届考生来说,我还是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多数校长和老师的建议,像国内许多省份那样只考语数英和文综(理综),这样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所考科目相应统一,最为体现公平。

  还有多位教育专家谈到,无论从就业的角度还是从招生的角度来看,其实报考理科录取和就业的机会更大,希望考生们对此有全面的认识。

  各科《考试说明》拟本学期末出台

  不会超出教育部考试大纲范围

  高考新方案实施办法已公布,而相关2007年高考各科的《考试说明》迟迟没有出台,令学校分外焦急。昨天,广东省教育厅省考试中心对《考试说明》作出回应,表示《考试说明》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修改,将争取本学期末前向各学校印发。据透露,《考试说明》不会超出教育部考试大纲范围。

  省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高考各科目《考试说明》仍将按照高考新方案的命题思想以及教育部公布的高考改革试点地区高考考试大纲来制定。考试仍然以能力和立意的考察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考试说明》将严格以教育部大纲以及广东省高中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指定,内容不会超出教育部大纲的范围,而大纲未明确规定的,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广东省教学指导文件为依据。

  据了解,初稿已定的《考试说明》目前正在教育部的要求下进行最后一轮修改,将争取在本学期末向各学校印发。省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广东是全国高考改革四个试点之一,明年是高考改革第一年,很多相关的政策都要经历一个改革的过程,因此可能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关部门会通过实践不断进行努力,逐步完善高考制度。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